終於在阿咩我快馬加鞭(阿狗:好意濕說!!)之下終於來到克羅埃西亞遊記的最後一篇
剩下的就是介紹旅館啥的,我記得我會介紹的,請各位寶貝妞兒們不要著急(是的我最近工作壓力大)
今天要介紹的是伊斯特里亞半島上的亮點之一,我個倫非常喜歡這座世界遺產大教堂
拍了好多照片的說,請大家手牽手一同欣賞~
Poreč的歷史非常悠久,是羅馬人在西元前兩世紀就建立起來的城市
但它的面積卻非常小,所以整個舊城區逛過一圈不用兩小時
城裡最大的亮點就是西元五世紀由拜占廷帝國建造的優弗拉修斯教堂Eufrazijeva bazilika
我們就是為了趕在這座世界遺產關門前才不得不忍痛告別讓我們心醉的羅溫
好在這座大教堂完全沒讓我們失望
最早的教堂興建於四世紀下半,而現存的聖母聖殿始建於553年尤弗拉西蘇斯主教時期
所以以他命名,建造時使用了舊教堂的材料,大理石料則從馬爾馬拉海沿海進口
這座大教堂在四世紀時只是個小禮拜堂,還葬了當時的殉道者毛魯斯Maurus
至今都還看得到最早的地板鑲嵌畫,精美程度不可思議(歪狗人超愛到處丟錢許願,跟我們到處拜拜的意思一樣吧)
在西元六世紀時,經由優弗拉西修斯主教把它擴建成一個三殿式教堂
還有中庭,八角形洗禮堂,以及主教寓邸都是此時修建的
這位主教可能是受到君士坦丁堡當時拜占廷文化最有時代影響力的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影響
所以他決心把決心也要蓋出拜占庭風味,他找來當時有名的藝術大師製作鑲嵌畫
而這些貼著金箔的馬賽克鑲嵌畫,就是拜占庭文化的傑作
這個半圓壁龕本倫美到不可思議,是拜占庭文化的顛峰代表
內容講的是聖經故事以及伊斯特里亞殉道者,最上面那一排便是耶穌與他的十二門徒
環繞拱環內側的則是伊斯特里亞殉道者的人頭像,正中央上方是「上帝與羊」的圖
後方的圖案是聖子,上帝正在為耶穌加冕,左右兩邊是天使們
有趣的是左邊第二個手拿教堂的聖徒就是以優弗拉西修斯主教作媽斗
中殿有十八根柱子,柱頭各不相同,但仔細一看左右兩排並不對稱
這排還有灰泥裝飾紋的是最原始的狀況,而右邊的則在十五世紀的地震裡毀壞
這教堂直到現在還可以看得出來西元四世紀的原始建築以及後來增建的狀況,最明顯的是地板有兩層
有部份地板在地震中損壞才露出下一層的地板,讓人驚訝底下的精美不輸上層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這裡的人像裝飾都是比較古早的基督教風格,還帶著濃濃的異國風味
跟歐洲常見的天主教堂的華美不太一樣
比如像這個部份就應該是後期才擺放的,跟整個教堂的風格截然不同
中庭是由四方形的柱廊圍起來,每一面都有兩根石柱,鐘樓是最後於十六世紀才蓋的
圓柱是大理石,柱頭上都有精緻的花紋,一樣是異國風情,目前這裡除了教堂功用以外,也展出很多考古的石碑
洗禮堂有個八角形的屋頂,這也是西元六世紀的建築,不可思議吧,從洗禮堂後方就可以爬樓梯上鐘樓
教堂後方有一塊考古區域,不知道是原本就在這位置,還是說把它挖了放過來這邊展示,總之就是漂亮,很有中東風味
這教堂的範圍並不小,我發現很多觀光客沒有注意到後方還有這些考古的部份,其實也很值得一看
風格可以看出年代相當久遠的宗教壁畫
主教寓邸和中庭都有很多這種考古挖出來的石碑(當年應該是地板吧),馬賽克的技巧,顏色,風格都很值得一看再看
這不是普通的細工,難怪這教堂因為它具有拜占庭文化藝術高峰而被列為世界遺產
最有名的莫過於這條魚,在西元三世紀,基督徒還受迫害時,魚被視為是基督教的重要信仰象徵,保存得還非常好
比如說這也是兩條魚,一樣是當時的作品,我們光看這些考古遺跡看了滿久的,一點也不無聊
也有像這種不知道到底算是什麼風格的石版
這裡的馬賽克鑲嵌畫其實跟回教有點像,畢竟基督教也是從中東傳過來的,所以帶有異國風情不要太驚訝
最早的地板,跟希臘的破爛比起來,這裡真的算是保存得非常好
主祭壇天蓋是13世紀才加的,當時是威尼斯人統治,所以以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作藍本
一樣以鑲嵌畫的方式裝飾
這裡的鑲嵌畫是傑作,傑作,傑作,因為太美了所以要講三次!!
很多人沒注意到的,連教堂的外面也有壁畫,我也是無意間抬頭才得到這個驚喜,亮晶晶的我想應該也是金箔吧
離開教堂後我們來到旁邊的小海港散步,順便欣賞夕陽
大家都說希臘的夕陽美,我覺得克羅埃西亞更勝,到目前為止我們在每個城市看的夕陽都讓我很滿意
很可能夕陽這種玩意兒本身就很容易美上加美,我跟小王子一樣有夕陽強迫症,如果可以,我總是不厭其煩地拍
克羅埃西亞的夕陽不知為何我總覺得粉紅色的感覺比較重一些,拍起來真的是浪漫滿分
港邊的餐廳已經有遊客在用餐了,桌底下也有小朋友在守株待兔
當然也不是每一隻都那麼有禮貌,像這隻給人的壓迫感就還挺重的呀....
克羅埃西亞的遊記到這裡終於告一段落,之後我還會再補上住宿的部份
我的遊記可能比較偏疏發心情跟記錄,沒什麼參考價值,不太有人留言問問題
還是說我的遊記根本很少人看呀,到底是那一個咧~(困惑)